最近我去了一趟云南,去了一个神奇的地方,东川红土地。
这地方吧,景色是真没的说,那叫一个色彩斑斓,层峦叠嶂,随便一拍都是大片,朋友圈都有人问我是不是的,你说夸张不?
但是,和这绝美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的,是东川区的经济状况。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这地方曾经可是地级市,现在却只是昆明的一个区,而且还一直想“独立”出去,哪怕只是成为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呢!
我当时就纳闷了,这究竟是咋回事呢?
这不,旅行嘛,除了欣赏美景,也得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不是?
于是,我就跟当地人打听了一下,这才知道,原来东川这地方,历史上可不简单!
东川,顾名思义,就是铜矿之川。
早在汉代,这里就开始采铜了,到了明清时期,更是成为了云南最大的铜矿产地,号称“金东川”,那可是日进斗金的聚宝盆啊!
新中国成立后,东川的矿业更是搞得红红火火,1952年成立了东川矿务局,妥妥的“共和国长子”,为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我这次去,还特意去看了当年的老矿区。
站在那些斑驳的厂房前,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机器,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工人们热火朝天挖矿的场景。
他们挥汗如雨,用自己的双手,为国家建设贡献着力量。
那时候,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支援东川建设,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我遇到一位老矿工,他跟我讲了好多当年的故事,听得我热血沸腾。
他说,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,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,就想为国家多挖矿,多做贡献。
听着老人的讲述,我心中充满了敬意。
正是因为有了一代代东川人民的辛勤付出,才有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。
不过,成也萧何败也萧何。
随着矿产资源的枯竭,东川的经济也一落千丈。
再加上1984年那场特大泥石流,更是雪上加霜。
121条鲜活的生命啊,就这么没了,想想都让人心痛。
为了发展经济,也为了更好地管理,1998年,东川市被撤销,并入了昆明市,成为了一个区。
本来以为抱上了“大腿”,日子会好过些,谁知道,这“区帽子”一戴就是二十多年,经济发展依然缓慢。
你想啊,昆明自己也在发展,资源肯定要优先倾斜给自己嘛。
东川虽然顶着“昆明市”的名头,但毕竟离市区还有200多公里,交通不便,很多政策也落实不到位,你说冤不冤?
我这次去东川,就感觉交通确实不太方便。
从昆明市区坐大巴,要颠簸好几个小时才能到。
而且,东川的路况也不太好,很多路段都是盘山公路,弯弯曲曲的,坐得我头晕眼花。
不过,话说回来,东川的自然风光确实不错。
除了红土地,还有轿子雪山、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等景点,都非常值得一去。
我这次去,就爬了轿子雪山。
这山海拔4223米,是滇中第一高峰,山上终年积雪,景色非常壮观。
爬到山顶,放眼望去,云海翻腾,群山巍峨,真是让人心旷神怡。
当然,东川的美食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
铜锅洋芋饭、东川面条、酸汤鱼……每一样都让我回味无穷。
特别是铜锅洋芋饭,这可是东川的一绝。
用当地产的小洋芋,加上腊肉、香菇等配料,在铜锅里焖制而成,吃起来香糯可口,回味无穷。
我一口气吃了两大碗,差点没撑着。
这些年,东川区也没闲着,一直在努力发展旅游业。
这不,我这次去,就发现了不少新修的民宿、餐厅,还有不少外地来的游客,看来东川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好了。
我住的那家民宿老板,是个很健谈的大姐,她说,现在东川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好了,很多村民都吃上了“旅游饭”。
不过,她也坦言,东川的基础设施还是比较落后,交通、住宿、餐饮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。
我一边听着大姐的讲述,一边品尝着当地特色小吃——铜锅洋芋饭,感觉这日子过得还挺滋润。
不过,话说回来,东川区想要“独立”出去,成为县级市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毕竟,撤区设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,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。
所以啊,东川区未来的发展之路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但我相信,只要东川人民继续努力,抓住机遇,发挥优势,就一定能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!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